中医角度看肠胃——腹泻

发布时间:

2019-02-21


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,俗称“拉肚子”,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,粪质稀薄,水分增加,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,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、黏液。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、肛门不适、失禁等症状。正常人每日大约有9L液体进入胃肠道,通过肠道对水分的吸收,最终粪便中水分仅约100~200ml。若进入结肠的液体量超过结肠的吸收能力或(和)结肠的吸收容量减少,就会导致粪便中水分排出量增加,便产生腹泻。临床上按病程长短,将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。急性腹泻发病急剧,病程在2~3周之内,大多系感染引起。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~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,发病原因更为复杂,可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所致。

泄泻的中医学定义:感受外邪、饮食内伤、脾胃虚弱及脾肾虚寒,导致脾胃失常,脾气不升,清浊相干,并走大肠。

治疗总则:运脾化湿,实证参清肠、散寒消食,虚证合健脾、温补。

病因分类:1、湿热泻。2.、风寒泻。3、伤食泻。4、脾虚泻。5、脾肾阳虚泻。

中医辨证

1、湿热泻:大便水样或蛋花样,泻下急迫量多,味秽臭,或见粘液,纳差,苔黄腻,脉滑。

2、风寒泻:大便便稀,夹泡沫,臭气不甚,肠鸣明显、风寒表证,舌质淡、苔黄。

3、伤食泻:便稀、大便夹杂有乳片或食物残渣,气味酸臭,或如败卵,腹胀,便前腹痛,嗳气、呕吐,常伴哭闹、夜寐欠安,舌苔厚腻或黄。

4、脾虚泻:大便稀汤,食后即泻,色淡不臭,脾虚象如面色微晃、形体消瘦、神疲倦怠,舌质淡、边有齿痕,苔白。

5、脾肾阳虚泻:大便清稀、完谷不化或伴有脱肛,伴形寒、肢冷、面色白、精神萎靡。

治疗原则:

1、湿热泻:清肠解热,化湿止泻。

2、风寒泻:解表散寒,芳香化湿止泻。

3、伤食泻:消食导滞。

4、脾虚泻:益气健脾,渗湿止泻。

5、脾肾阳虚泻:温补脾肾,固涩止泻。

 

(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,仅供参考,如涉及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!联系电话:0371-67993652)